環遊世界記 45:瑞詩凱詩樂園

我們打算坐公車到 Rishcash。

Haridwar 車站前,有計程車司機堵著,說這時間沒有公車/巴士,只能搭嘟嘟車過去。

「給你們便宜一點啦,700 盧比就好了!」

都看到公車的頭了,騙誰呢!


好不容易撥開人群,進到車站裡,看見無數台公車,車窗牌子上的印度文顯示著目的地。

印度文是不懂的,但嘴是有的。

「請問去 Rishcash 的車是哪一台呢?」

第一個人指著藍色公車,第二個人說是黃色公車,第三個人帶我們走向綠色公車。

.......有嘴巴也沒用了,需要心電感應。


「怎麼辦?」

「印象中,往 Rishcash 的車是整點發車。」我努力回想著

「恩恩?差不多啦,50 分了」

「走,先去找發動中的車」

車上已有些人,問了幾台的乘客後,終於鎖定了正確的車。


雖然麻煩了點,但其實很享受這種尋寶的樂趣。

混亂的世界總是充滿驚喜!



停停走走,大約 40 分鐘後就到 Rishcash 了。

題外話,我很喜歡 Rishcash 的中文譯名 —— 瑞詩凱詩,聽起來是個鳥語花香的地方,跟瑜珈的意象也相配。

這城市其實很大,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瑜珈而來,或為考證照、靈修、學習、旅遊....無論如何,要達到這些目的,都得去 Upper Tapovan,在往北一些的山區裡。過去那裡還有一段距離,走路大約一小時吧。


「你們要走路?很遠啦!而且還是上山欸!」嘟嘟車司機聽到後直搖頭「這樣吧,我算你們 700 盧比就好了」

…..怎麼又是 700?

「不要!還是很貴,我就是要走路!」我也直搖頭。

嘟嘟車司機還是很焦急,「那不然我幫你們湊 6-7 個人,一人 100,好吧?」

「好的,麻煩你了。」真是堅持不了一分鐘。


他帶我們坐上精心打扮的皇家風格嘟嘟車,然後去街上攬新客。

不一會兒,司機抓到 2 個,他們上車後,空間似乎變的很緊迫。

再兩個....有點擠,好像不太能亂動了。

又上來兩個....好像連放在腳上的包包都不用手扶了

再來.....「七個了!我們出發!」司機興高采烈地宣布。這時的空間已經被大家瓜分殆盡,我只能艱難的伸出手,對他比了個讚。


上路時,我的臉只能貼著包包,側像右邊看路邊風景。

沒想到居然看到不得了的風景!

有一個超級俊美的人正在走上山,跟我們同方向。

我背靠駕駛座,面朝來路,視野完美。他五官明朗得像精心雕琢,眉目俊秀,眼神清澈如星河,看得我兩眼發直!老天,真的太帥了吧!

這山路有時塞車,有時通順,因為這樣停停走走,倒是一直略行於他面前。

而我反正也不太能動,乾脆就這樣一直看著,實在是......好看,心裡不斷驚嘆:看來我認識的印度人還是太少了,竟有如此絕世容顏!他應該被畫下來,然後拿下"有夠帥"的金氏世界紀錄。




愣神間,我們已漸漸駛入山區,有幾人下了車。左側已能看見湖水綠般的恆河,後面墨綠色的山綿延。

瑞詩凱詩被恆河分成東西兩岸,我們走的這側是西岸,與山下的道路相通,因此更熱鬧些,有大部分的住宿和餐廳。至於對面,走過一座長橋便能到。東岸背靠山,地小一點,也靜謐一點,許多大型靈修中心都設在東岸。


沿著西岸進入中心區,第一眼便見兩隻牛前後列隊,站在路中央,尾巴懶懶的晃著,兩側車緩緩駛過,形成一個奇異又好笑的平衡。



再往前,又是兩隻牛趴在路中央,雙眸微張,似乎剛從午覺轉醒。兩側的車依然緩緩駛過。

怪也,他們難道不覺得吵嗎?畢竟在印度司機眼裡,喇叭 = 你好,借過,我來了,我走了...。


這牛車風景雖是好笑,卻也透漏出一股溫柔來。

好像在說:這片土地你我共有,我會護你。


-


離開車道,轉入縱橫蜿蜒的巷裡,空氣靜了下來,心也靜了下來。

偶而走過店家,聽見裡面輕輕唱著梵音。

或許播放梵咒是這裡的共識,空氣中瀰漫著的經文,讓心自然平和下來。

也因此,漫步、吃飯、睡覺,都像是一場無邊修行。


-


一個午後,陽光斜落在巷尾的枝葉縫隙裡。往前一些,草木間隱約露出一間小畫室。

裡面一個捲髮的白衣青年伏案作畫,指尖游走於紙上,旁邊的喇叭低低吟誦著經文,聲音如霧氣般瀰散。

我才剛踏入院子,看向滿院搖曳的掛畫,他便放下筆,帶著微笑走來。

「這些是 Mandala。」他倚著門框問,語氣輕得像風「你可曾畫過?」

「沒有。」我說

「我可以教你,兩小時500」

…………這突然從天外掉回地面的感覺是怎麼回事?

「......400 可以嗎」我下意識的殺價。

「好阿,進來吧」他招招手,引我進入。


跟著他走進畫室,地上鋪著一層地毯,顏料與鉛筆散落著。

「這些都是你畫的嗎?」我指著滿屋滿院大大小小的 Mandala 問

「恩,都是。我會把他們拿到山下賣,有時候也會有人來請我畫」他說。

他隨手翻了翻紙推「你要甚麼大小的畫布?」

「最小的吧,我只有一個背包,太大帶不走」

他翻了一個 B5 大小的紙,與畫板一起放到我面前,遞來一支筆,笑道:開始吧。

先畫了外框,然後從中間開始往外畫一個個的圓,再畫上一個個重複的圖騰。


梵咒繼續輕輕播著,重複唱著一段經文,就像紙上那一圈又一圈的圓。

一圈又一圈。

意識漸漸的淹沒在旋轉的曼陀羅裡。

靈魂逐漸旋轉、扭曲、浸入更深的維度。

筆向上、向上、向上,咒語有節奏地重複著,感覺就像在描繪某種軌跡。


在草木中的一個小房間裡。 只有我、老師和一隻昏昏欲睡的狗。

梵咒就像個溫潤的旁白,聲稱這裡是夢的世界。

在那個世界,我看見裡面的人剛經過一個路口,她選擇了不同的行動,讓後續的故事更像某種狂想曲。

我又畫了一條線,背景中,傳來綿綿節奏,傳遞著這樣的訊息:繼續前進、前進、前進,別回頭。


這天是五月四日。我在曼陀羅裡進行了一個下午的冥想。

不費吹灰之力。


拿著完成的曼陀羅走回青旅時,還沉浸在剛剛那飄飄然的感覺裡。

心裡想著:真是不錯的體驗,阿維明天應該也來試試看。




-


剛剛提到,初遇曼陀羅老師時,體驗到一種「從天外掉回地面的感覺」,其實很符合瑞詩凱詩整體給人的印象。

漫天傳單覆蓋了路邊的與電線桿,在層層疊疊的 YOGA、YOGA、YOGA、YOGA 之中,夾雜著一些神秘學、占星、曼陀羅、古樂器、吠陀經、靈氣、阿育吠陀療法.....總之,凡是靈修相關,都可以找到一二。

就如才藝班,在一天之中劃分時段,小時計費,或是一些中長期的課程。

瑜珈流派應有盡有,體位豐富,學之不盡,但瑜珈的哲學需要細細發掘。


與其說是靈修聖地,其實感覺上更像是某種程度的靈修主題樂園?

或許可以說,金錢已冉冉上升為一尊高大的神,她賜予繁榮,也帶來了某方面的荒蕪,這或許是聖地在這個時代的必然。

不過也可以說,這樣的樂園帶來了全世界的同好。凡是想要踏上這條路的人,都不會是獨自一人,或許某些想法可以獲得共鳴,或許可以得到解答。

又或許,走到東岸的山腳下,可以聽見某個吠陀經的講者輕聲說:在目光可及銅臭漫天的地方,人們不是真正的活著,但在後方的山中,或許仍有神明在緩緩踱着步子呢。



牛在車流中央緩緩踱步,第一眼覺得奇異,後卻感受到日常的和諧。

修行與金錢,在這奇妙的聖地,也能共生出另一種和諧吧?


張貼留言

0 留言